没有发布会,也没有任何前置消息,苹果的真无线耳机产品线AirPods就这么突然更新,具备主动降噪功能的AirPods Pro上线苹果官网,售价1999元。网易数码频道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被苹果赋予Pro之名的耳机,一天的体验之后,告诉你这款很可能将会是一段时间内真无线耳机领域的霸主,到底Pro在哪儿?
Pro在哪儿? 除了降噪 还有点东西
AirPods Pro最显著的变化有二,一是支持主动降噪,二是采用入耳式设计。入耳式的设计能够将耳道封闭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主动降噪效果,不过这样一来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佩戴不及半入耳舒适,二就是主动降噪开启之后,耳压升高,会有些闷闷地不舒服。
针对这两个问题,苹果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AirPods Pro虽然是入耳式设计,但硅胶耳塞很短,实际佩戴中,椭圆形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封闭耳道却又不会太过深入,相比多数采用导管设计的耳塞,耳道异物感要轻很多,佩戴也更加舒适。
虽然还是没法做到AirPods一样地几乎无感佩戴,但一款入耳式耳机做到这个份儿上,也真是不容易。当然如果你非常排斥耳道异物感或是由于其他原因无法佩戴入耳式耳机,那AirPods Pro也会与你无缘。
注意AirPods Pro更换硅胶耳塞的方式,非常独特,只需要使劲拔下来,再将需要更换的耳塞对准扣上去即可,几乎有一种磁吸式地快捷便利。
耳压问题如何解决呢?听起来很简单, 就是给AirPods Pro内外留一条空气通路。但要知道留有通路说明外界的一些声音就可以直接传到耳朵里,不完全封闭地话,降噪算法相应地就要做出一些调整。经过一整个下午的体验,我发现AirPods Pro做到了开/关降噪不会有明显地耳压变化,与此同时,它的降噪效果还非常优秀。
左:初代AirPods 右:AirPods Pro
主动降噪地原理大致是通过麦克风收集外接噪声,然后芯片驱动单元产生反向波形抵消噪声。AirPods Pro也是一样,稍有不同的是,AirPods Pro耳机内还有一颗mic,用于收集耳道内部噪声,与噪声源相互对比,再通过芯片来执行消噪。
原理大可不必详细了解,体验的结论是,不论在行驶的汽车中,在机场候机大厅中,在机舱的引擎轰鸣中,AirPods Pro都能够完成噪声抑制地任务,开启降噪与否,听感区别非常明显。这么小巧地耳塞能实现这样地效果,目前看来,也只有苹果和索尼能做到。
AirPods Pro的主动降噪效果足可令人放心,只不过惊喜可不止这一个。苹果所谓的“通透模式”,某种意义上比降噪还令人敬佩。
“通透模式”就相当于其他降噪耳机的“环境声”模式,它的用处就是让你在佩戴耳机的时候,还能够听清楚周围的声音。AirPods Pro的厉害之处在于,开启之后,听周围人说话时的声音,几乎和不戴耳机时一模一样。这样一来,不用拿掉耳机就能听到外界声音,而且声音足够清晰,在某些情况下,是非常便利的功能。
怎么从降噪到通透模式切换?捏一下耳机柄就行。
有多Pro? 友商追了三年 又落下了
捏一下耳机柄,而不是轻敲耳机,这是AirPods Pro的另一个新功能。耳机柄部分藏了一个压力感应器,给它一些压力,也就是捏一下,即能触发效果。单次,两次,三次按压和之前AirPods的轻触效果相同,长押则是切换降噪和通透模式。
压感触控
那为什么不沿用轻触的操作模式呢?因为入耳式的听诊效应。
用过入耳式耳机的朋友们都清楚,即便是线材碰到衣服,传到耳朵里都是很大的声响,直接敲击耳机本体,耳朵里就满是“咚咚咚”擂鼓声。AirPods Pro上换成这么一捏,无声无息,而且更加精准。之前还有谁这么做过么?据我了解,没有。
你看苹果往前迈了一大步,其他人还是得远远看着,然后再跟上。
另外一个大家貌似已经习以为常,但深入想想就让人非常惊悚的地方是,AirPods Pro在保证4.5小时降噪续航的前提下,体积都没什么变化,甚至耳机柄的部分,还短了一截。
在如此小巧地机身中实现了不错的降噪,优秀的“通透模式”,压感的操作方式还有仅仅比AirPods少半小时的本体续航,这次的AirPods Pro,又是苹果的“秀肌肉”高光时刻。
从苹果在2016年推出行业内所谓真·无线耳机AirPods之后,其他厂商生生追赶了三年,才将连接性,延迟等无线耳机体验的重中之重做到和AirPods一样。AirPods Pro一出,又差出老远。
只要能接受入耳式 选AirPods Pro就对了
在AirPods原有的优秀体验基础上,Pro款增加了实用性极强的降噪功能,能够在体积没有太大变化地前提下实现这一切,AirPods Pro的实力毋庸置疑。虽然1999元的价格的确和AirPods拉开了不小地差距,但如果你需要降噪,而且不排斥入耳式耳机,那作为一名iOS用户,AirPods Pro绝对是集便利和实力的首选塞。
(责任编辑:段嘉祺_NT7312)